夫妻间送房、父母转账、给情人花钱…… 这些看似平常的 “赠与”,可能藏着你不知道的法律陷阱!作为婚姻律师,结合最新案例总结关键要点,帮你避开财产纠纷雷区。
案例:成都男子婚后给情人转账 86 万元,妻子起诉后,法院认定该赠与违背公序良俗,判决第三者全额返还。
✅ 法律点睛: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双方共有,一方未经配偶同意擅自赠与他人(尤其是婚外情对象),配偶有权追回全部财产。
案例:上海婆婆给儿媳转账 100 万元用于买房,未注明 “仅赠与儿子”,离婚时因无借条被法院认定为 “对夫妻双方的赠与”,最终平均分割。
✅ 避坑关键:父母出资时务必书面明确 “仅赠与 XX(子女姓名)”,避免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。
案例:北京男子婚前买房,婚后加妻子名,离婚时妻子主张分割一半房产,法院支持。
✅ 律师提醒:加名视为赠与且已登记,原则不可撤销。若想保留份额,需明确约定 “按份共有”(如男方 90%、女方 10%)。
❓ 老公口头说 “我的钱都给你”,算数吗?
→ 不算!口头赠与无证据,大额财产必须落实到书面协议并完成登记 / 交付。
❓ 婚后父母全款买房登记在我名下,算个人财产吗?
→ 需父母明确 “仅赠与你一人”,最好签订书面赠与协议,否则可能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。
❓ 发现配偶给第三者转钱,怎么维权?
→ 收集转账记录、亲密关系证据,以 “不当得利” 起诉第三者,同时证明该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主张全额返还。
婚内赠与不是 “谈钱伤感情”,而是用规则保障双方权益。无论是夫妻间的爱意表达,还是父母对子女的资助,提前明确财产性质、做好书面约定,才能避免 “好心办坏事”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