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定律所

探望权纠纷解决全攻略:从调解到执行的法律实操指南

发布时间:2025-06-30 15:21

一、调解期:3 个破冰技巧,把「对抗」变「协作」

❶ 抚养费≠探视权筹码

👉《民法典》第 1086 条:拖欠抚养费也不能剥夺探视权!北京案例:父亲拒探视被法院责令 10 日内恢复,否则罚款 2 万⚠️

❷ 沟通模板拿走不谢

"孩子作文写 ' 想妈妈 '(附截图),本周六 10 点去图书馆,下午 4 点送回,提前商量调整~"

❸ 找对中间人效率翻倍

居委会 / 妇联 / 心理咨询师介入!上海案例:3 次调解促成 "每月 2 次周末探视 + 寒暑假旅行"✈️


二、诉讼期:3 类证据 + 1 个核心原则

✅ 必备证据包

  • 身份类:出生证明 / 户口本 / 离婚协议
  • 阻碍类:拒绝探视聊天记录 / 公共场所录音 / 证人证言
  • 孩子意愿:8 岁 + 手写纸条(附老师签字)/ 心理评估报告

💡 诉求要具体到「几点接几点送」

参考北京判决:"每周日 9 点 - 17 点探视 + 寒暑假各 15 天共同生活,不得限制通话"📅


三、执行期:对方躲着不见?法律武器来了!

❶ 2 年内申请强制执行

交《申请书》+ 判决书 + 最新拒绝证据,60 天内必须有结果!

❷ 法院硬核措施

→ 罚款 10 万 / 拘留 15 天(2023 年 326 例因拒探视被拘)

→ 上 "老赖名单",限制买房 / 坐飞机 / 考公

→ 社区 / 学校协助监督探视,避免正面冲突

❸ 最后一招:变更抚养权

出现这 3 种情况可起诉:孩子连续 3 个月拒通话 / 中度抑郁 / 害怕见面(非胁迫)👨⚖️

律师提醒:3 个细节决定成败

  1. 全程记录!沟通时间 / 地点 / 原话记备忘录,探视拍娃笑脸(不暴露对方)
  2. 别在孩子面前说对方坏话!法官会通过学校了解你是否维护孩子利益
  3. 6-12 岁敏感期关注心理!画 "情绪画" 发现异常,及时提交法院


真实案例暖心事

长春李女士被前夫拉黑?靠班主任证言 + 心理师陪同探视 + 申请参加家长会,最终争取到 "每周视频 + 每月全天探视",半年后前夫主动邀约共赴家长会👩👧👨


🌟探视权不是争输赢,是给孩子双份爱

法律保障的不是探视次数,是孩子内心的安全感。

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